作為我校五育并舉的美育工作,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我校美術科組于5月10日至5月20日期間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教學展示研討活動,美術科組全員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
5月10日第6節課,郭亞維老師在美術室進行了高二年級《速寫頭像》的教學展示,郭老師的課程思路清晰,她以上節課同學們畫面中出現的問題引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郭老師給同學們分析了速寫中頭部的骨骼及肌肉結構,并以此為基點,延伸出了速寫頭像的繪畫語言,作畫技巧等知識點。第7節課,楊麗媛老師在書法室進行了高二年級《米芾《苕溪詩》技法解析》的課堂展示,楊老師首先是介紹了米芾的生平與時代背景,讓學生對《苕溪詩》創作的情境有一定的認知,然后以此為基點帶領同學們進一步地學習《苕溪詩》的筆法和字法。
5月17日第6節課,鄭佳康老師進行了高二年級《素描頭像五官——鼻子》的課堂展示,鄭老師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提前將作畫步驟制作好并展示給學生,鄭老師以幽默風趣的語言,帶領同學們深入研究了鼻子的肌肉與骨骼,對比了不同鼻子的造型特征,并以示范的形式告訴學生畫鼻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5月18日第8節課,施恒老師進行了高二年級《華夏藝匠——中國傳統建筑(斗拱)》的課堂展示,為了讓學生能夠對中國傳統建筑中的斗拱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施老師提前購買了中國傳統建筑(斗拱)的模型,并且定制了中國傳統建筑中斗拱的紋飾模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施老師以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充分與學生互動,帶領學生深入全面地學習了中國傳統建筑中斗拱的結構特征與裝飾形式。
5月19日第4節課,甘敏華老師在錄播室進行了高二年級《中國傳統人物畫賞析》的課堂展示。甘老師首先是介紹了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種類以及發展歷史,緊接著,甘老師以中國傳統人物畫的經典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為切入點,帶領同學們深入了解《韓熙載夜宴圖》中每個人物不同時間段的表情與肢體特征,并分析在描繪人物的技法上所運用的構圖、線條、設色等等。第7節課,黃福貴老師在美術室進行了高一年級《人物速寫——眼睛的畫法》的課堂展示。黃老師首先運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給同學們展示了上次課程中部分同學的素描眼睛石膏作品,讓同學們回顧上節課所學過的知識點,隨后黃老師帶領同學們進一步地學習了眼睛在光照下所產生的光影變化,以及表象之下眼睛的內部結構,從而引發如何以速寫的形式去畫好眼睛。在一番理論學習之后,黃老師還對眼睛的畫法進行了示范展示,這讓同學們非常直觀的感受到人物速寫中的繪畫語言,繪畫技巧,對同學們的實操訓練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
5月20日第2節課,美術科組全體老師在書法室對本周所進行的課堂展示進行了研討,黃福貴老師首先進行了發言,他認為本次教學展示活動,大家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每一位老師都能夠以自己的理念,智慧去組織課堂,相較于以往,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甘敏華老師也有同感,她認為每位老師不應止步于此,應盡力去將自己的教學進行成果轉化,并積極地參與省市級的課堂競賽中去。隨后,郭亞維老師等其他老師都進行了發言,對各自的課堂都給出了寶貴的建議。
此次教學研討活動,對科組成員的成長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美育之路漫漫,僅憑一己之力難成大業,只有相互促進,攜手共進,才能更好地完成學校的美育工作。
撰稿:黃福貴
攝影:黃福貴
一審:甘敏華、尹冬枚
二審:馬榮林
三審:謝柏芳